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对于十大名楼联合申遗的消息,一些专家及文保爱好者表示“不靠谱”。因为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中,“原真性”是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遗产要素。不少学者担忧,缺少原真性,历史文化名楼申遗或将“无疾而终”。(《北京晨报》11月5日)
十大名楼,无疑是各地响当当的旅游胜景地,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这些名楼中到底有几座是真正的遗迹,恐怕大家都心知肚明吧。黄鹤楼是上世纪80年代以清同治楼为蓝本重建的“新版黄鹤楼”,楼内甚至还有极具现代气息的电梯;现在的滕王阁是1985年依照梁思成所绘的“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而成;而南京的阅江楼更是至今只有十一年的历史,更不用说其他申遗的名楼了,都是经过了后期数十次的整修或者重建而成,或许连基本的文物保护单位都算不上。而这些早已经名副其实的名楼,这一番集体打包申遗的举动,难免不带着借着假古董的名号敛财的嫌疑,的确,有着名楼这般的金字招牌,此番申遗成功便是财源滚滚了,何乐而不为呢?
千年历史流传下来的名楼遗迹,大多都经历了战火、灾害或者人为等各种因素的破坏,或许当年的风貌早已不复存在了,更或许只是留下了一个名楼的名称而已,但是那段历史、那段辉煌、那段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消失的。或许对于名楼申遗本应该是自豪和高兴的事情,因为它们能够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也能够加大对名胜的保护,但是近几年来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走向,已经让人们对于申遗一事有了新的认识,景区不断攀升的涨价,毫无规章和秩序的保护,都让人不堪重负。更何况据统计,安阳殷墟申遗投入2.3亿元,开平碉楼花了1.36亿元,五台山光景区整治搬迁等费用就花了8亿元,“中国丹霞”申遗价码高达十几个亿。在门票是景区主要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如此高的申遗成本自然会转嫁到游客身上,由此而来,门票涨价难以避免。
从现实情况来看,申遗成功之后,表面上是社会获益,其实绝大部分利益都落在地方政府和旅游部门手里,世界遗产周边的居民要面临拆迁、环境整治,游客则要面对涨价的高门票。如此看来,申遗对地方政府来讲是一门好生意,不仅有政绩可彰,还能扛起促进旅游经济的大旗。只是民众却要为此承担起过重的申遗成本,以及那愈发玩不起的风景。这些的种种就应该是民众们对于申遗质疑的原因,或许有人会觉得有些许的遗憾,但是笔者对此质疑倒是觉得很欣慰,因为从这些质疑的声音中就能够看到公众们对申遗热的理性,对现实生活中景区回归公益的期待和热诚。
申遗本应该是一种当地的名誉,更应该是承担着保护历史遗迹的责任和文化传承的责任。就如我国的西湖,自从2003年开始免费开放,2011年申遗成功之后也未见其涨价,但是杭州政府还是通过其他种种的商业市场化手段进行了变相的保护,不仅仅弥补了损失门票的收入,而且还使得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带动了杭州的经济效益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一成功的例子难道不值得其他的名胜古迹学习效仿吗?
申遗固然重要,但是未必只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才能彰显出文物的价值,文物重在其汇聚了人类的劳动和智慧,而并非在于被贴在上面的“标签”。而一些“年轻”的名楼其真身早已毁于天灾人祸,即便是贴上遗产的标签,也不会受到《海牙公约》的保护,何必多此一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