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同一个小区彼此很熟的周女士和郑女士,这天在小区门口相“撞”了。尽管撞的只是衫,身体无碍,可是她们的心却都很受伤。就这个难得的意外,两人探讨一番后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两件相撞的衣服可能都是假货。据她们分析,要不是前后差了几个小时,买衣服时还会在那家外贸服装店相撞了呢。只是周女士经过侃价花了120元,而郑女士谨遵“谢绝还价”之店嘱花了230元。如此悬殊的价格差使人油然而生一种受骗感:店家在价格上的不诚信,一举粉碎了其在货品质量等方面的夸夸其谈,其售假之猫腻昭然若揭。
两位女士的分析,正如她们的教训一样深刻、真切。不过,要说她们上了当,这大概是十有八九的事,可要是为此“很受伤”,那倒大可不必了。想想看,花一两百块钱就想穿上国外名牌服装,这种找便宜的心理早就铺设了一条上当之路,但等条件成熟,不用人推自己主动就往这条路上奔了。所谓“条件成熟”者,“外贸服装”当仁不让也。
顾名思义,外贸服装是面向国外市场的服装,它们大都是由国内服装生产企业根据国外来料来样或国外来样、国内选料加工而成,然后发货给国外客户的。不得不惭愧地说,由于外贸服装是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生产的,而他们的要求都很严格,所以产品质量一般都比国内同类产品要高。也正因为如此,外贸服装的市场售价也不会低。
尽管外贸服装是要销往海外市场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小部分会转销国内,人们过去常说的“出口转内销”产品及现在比较时髦的“尾货”,均属这种情况。但是相对而言,真正的转内销及尾货产品数量非常有限,一般只占到外商订单的3%左右,因此并不是任何人随便都可以买到的。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以商品概念进行价值流通的所谓“外贸服装”,9成以上都是“仿单货”。这些“仿单货”其实就是国内一些小服装企业眼红外贸企业出口(当然他们也时常干转内销的活)赚钱,也自制“出口转内销”或“尾货”的马甲穿在身上招摇撞骗的假冒产品。这类服装除了大体相似的款型,面料、辅料、做工等都很差,价格也非常低。它们的拙劣是一眼都能够看出来的,但极低价格撑个“名牌”,这对一些消费者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这类自我标榜的看着像却又价低质次的“外贸服装”,其实只能叫“外貌服装”。周郑二位女士内心所受之创伤,应该就是拜该“外貌服装”所赐。而正是由于像这两位女士一样怀揣“花小钱、穿名牌”理想的消费群体日益庞大,才支撑起这么一个日益庞大的“外貌服装”市场。
既然“外貌服装”实质都是假冒产品,那么国家就应该对这个市场进行清理整治。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而在2009年7月商务部也曾出台《尾货市场经营技术管理规范》,在明确尾货概念的同时,对尾货的经营也做出了相应规定。由于该规范只是推荐性的行业标准,不具有强制性,而受逐利本性驱使,至今并无多少家企业愿意照章行事,致使该规范形同虚设。看来,指望企业自觉、自律主动向善是不行的,还得来点真格的,出台强制性标准法规,真正触动无良企业的利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