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都市,而且是一下子建造这么多的人工湖,甚至比江南水乡还多,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我国地势又是很典型的西高东低,水往低处流,即使是西安能引高原之水而入,其中开山引流的难度有多大?长久维持水平面得花多少资金?地方财力到底能否承受?是否有过相关的科学认证?最后建成能否解决治污的问题?尤其是28个湖遍布西安的城区与近郊,要拆迁多少房屋,占用多少地方,是不是为了开放房东产,建这些湖值不值?
笔者认为,这些一连串的问题是很有必要来讨论一下的。据悉,在汉武帝时期建成的昆明池,在存世950余年之后直至唐末时因国力衰退难以维护而干涸,而现在却是要恢复昆明池的原貌,而且还要再建数十个湖,即便古都的财力能够允许,但是这也不能证明这样花钱是合理的建设城市。更何况,打造那么多的人工湖,不仅仅是设计财力、环境、水环境、社会秩序,更涉及到社会大众的生活,这些方面的影响都将是全方位的。就算目前政府已经直接出资三分之一左后,但是剩下的款项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工程完工之后的后续投资更将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或许还有人说,不管这样的工程目的是什么,只要真的能够便民利民,能够带动房地产的开发,能够扩大城市的规模,能够将城市经营成国际都市,这就是双赢的局面。对此说法笔者并不否认,笔者甚至为西安政府“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豪气称赞,但是有勇无谋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样大的手笔蕴藏巨大利益的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隐患,而且这些隐患是完全不能避免的。并非建了湖、蓄了水就有利于节约和利用,事实上大面积水域意味着巨大的蒸发量,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这很可能变成一个巨大的耗水工程。而且在黄土高原上造湖,靠来水少、含沙大、高污染的北方河流补水,靠“节约省下来的水,治污后形成的 中水和拦蓄下的雨水”维持水位,难以自净,蓄起来也可能很快变成一湖污水,只怕到时候真的是“造湖容易保水难”啊。
据笔者了解,西安目前已经建成了13个人工湖,速度之快实在让人不得不担心。倘若这28个人工湖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而无法持续下去,那么是不是就会变成西安巨大无比的烂尾工程?或许人工湖最终能够建成,但是那么多的账单都是需要偿还的,地方财政可能因为债务高筑而面临崩盘,房价可能因为新一轮城市经营的“湖景房”而变得更高不可攀,直接导致击鼓传花的经济链条断裂,那么之后这座历史文明的古都除了无人居住的高楼、干枯的人工湖,还会有什么?只希望现在朝向国际发展道路上步伐太快以至踉跄前行的古都,能够静下心来谨慎思考一下,更希望若干年后古都不会再掀起填湖运动,不然就何止贻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