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调和油、花生调和油、核桃调和油……目前市场上的调和油品种各式各样,一些标称营养价值高、昂贵的调和油,实际上"名不符实",其中配方中所含的高营养价值、高价格油料量极少。前天,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揭露当前食用油行业存在的"潜规则":调和油是高毛率产品,然而其所含各种油料的具体成分和比例不透明,消费者缺乏基本的知情权。"造成调和油行业混乱主要是由于我国调和油标准一直缺位。"专家们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早出台调和油标准来规范市场,同时应规定生产企业应在标识上明确标注调和油成分比例,还消费者一个明白。
潜规则调和油用低价油作主成分,用高价油品命名
用低价食用油作主要成分,却用高价油品来为调和油命名,这是当前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的"潜规则".前天,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公开"揭黑",指出市场上存在调和油所含各种油料的具体成分和比例不透明的现象。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庆荣介绍,食用调和油是一种高毛利率产品,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是用价格低的食用油作为调和油的主要成分,只放很少比例的高营养价值、高价格油品,却用后者来为调和油命名。"比如橄榄调和油、芝麻调和油,其实橄榄油、芝麻油在其中的占比还不到1%,而加入了大量廉价的棕榈油,市场售价却不菲。"
据透露,个别工厂甚至以次充好,在产品里添加棕榈油、棉籽油等不是很优良的、不利于人体吸收的油品。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方面表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利益驱使。在高利润的诱惑下,一些企业会对调和油中各种原料的比例进行调节。据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前售价100元的大豆油,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只能赚3元钱,即3%的利润率;售价100元以大豆为基础油的调和油,利润则可以达到6元,利润率6%,是纯大豆油的一倍。
记者昨天走访广州市场发现,各大品牌的调和油配料表中,确实没有标主各成分的含量或比例。比如一款某品牌的葵花籽调和油,其配料表中仅标注含有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芥花油,但这三种油料的比例却没有明确标注;另一品牌的花生调和油,其配料表中也仅标注一级大豆油、一级玉米油、一级压榨花生油,没有详细标注各类油的比例。
析因国标缺位 部分企业钻空子
据了解,食用调和油随意勾兑、标识混乱等乱象在该行业中存在多年,原因是国家一直没有出台相关标准,记者昨天从国家粮食局官网上查到一则消息称,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调和油是由多种原料油配比而成,由于各种油的脂肪酸结构组成差别并不大,对调和油的检测只能检测出特定油种有还是没有,具体比例很难检测。"有专家如是说。
中国粮油学会常务副会长王瑞元向媒体表示,调和油市场的随意勾兑、名称繁杂等问题在早几年便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因此调和油的国标制定工作也被提上日程,但由于企业对调和油的命名规则存在争议,直到现在该标准也未能出台。"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已经拟好,我们希望越快出台越好。"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表示,食用调和油的国标今年已经立项。
部分消费者表示,希望生产企业在标识上明确标注调和油成分比例,还消费者知情权,并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早出台调和油国家标准来规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