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及收入分配改革时,表示将在第四季度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了解情况的人士透露,总体方案是纲领性的文件,不会如外界预想那样具体,但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垄断行业收入分配问题,总体方案肯定会有体现。而据了解,原先备受关注的《工资条例》已经夭折,其部分内容将被融入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中国网10月28日)
据笔者了解,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负责,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等等多个部委参与修改于制订。然而,胎动了八年之久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总是不时的传来即将“出世”的好消息,也时常传来“难产”的坏消息。最终,一直以来都被寄予民生厚望且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中重要内容的“工资条例”,还是没有能够敌得过垄断行业的排挤,在一片反对声中戛然停止了成长。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消息是不能够接受的,会觉得垄断行业能够掌握《工资条例》的命运,就说明公平公正就已经被扼杀了,老百姓的期许就此被打断了。这一点笔者是很能切身体会到的,毕竟不论是民众还是国家,都始终将奔小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始终都在抵御通胀,减缓生活的压力,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无论是从哪一个方面来讲,都应该是尽早推出《工资条例》,能够缩小收入差距、缓解贫富之间的差距问题。
但是,笔者也不得不从另一个方面分析一下,在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虽然《工资条例》备受期待,但其承载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期许。即使能顺利出台,也有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其一,《工资条例》只是行政法规,在法律执行都非常不尽如人意的前提下,《工资条例》凭什么能够超然世外?其二,垄断企业通常的情况是,工资外的福利和收入占据了从业人员收入的绝大部分,而且透明度很低,而这些恰恰是“工资”条例无法规范的内容。问题是,就是这么一部法律位阶不高且规范空间有限的条例,都要受到这么大的阻力,甚至出台一个简单的框架性规定都如此艰难,可见一些既得利益集团对收入分配改革的阻挠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
再者,常常有人说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就如一场博弈,笔者认为,既然是博弈,那么就应该是一个相互搏杀的过程,现在只是看见了一方无休止的搏杀,另一方似乎都不知道缘何却一直在妥协,这样的不公平、这样的不知何为的博弈,到底还有何意义呢?公众从头到尾都不曾真正的参与其中,不曾有效的获得本应该拥有的知情权,不论是时间还是影响的程度,都会被显得那么迟缓和微弱。这些或许在很大的程度上说明了,即便是收入分配制度中的《工资条例》最终出台了,但是还是会仅仅涉及垄断行业的规范内容,或者是高度原则性的表述,不可能涉及到相关配套的具体性的规定,更不可能涉及民众最为关注的工资待遇内容,那么这样的条例最终还是会沦落为“正确的废话”,看似有着国家的后盾,其实还是苍白无力的说辞而已,这或许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不断被打折的收入分配制度最终夭折的命运。
其实近几年来,有关行业与行业之间,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之大,很多的数据看上去都会让人瞠目结舌的,就如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一些企业高管的收入竟然已经达到了农民工工资的4553倍,这样一种巨大的对比就将“如何缩小收入差距”、“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控制相关企业的灰色收入”等等尖锐的问题推向了群众关注度的最高点。但是如果,不能够打破垄断,放宽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铁路、市政、金融、电信、教育、医疗等等与民生相关的领域中,那么就不可能真正的营造出所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就更不能够缩小收入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