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为传统也是最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我国民间流传时间最早、流传地域最广的传说,这在我国民间文学史上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的。最早以前,七夕节被称为“乞巧节”或者是“少女节”,当时的妇女们会陈列花果、穿针乞巧,祈祷织女能够赐予自己一双巧手和智慧,也有不少的少女祈求能够得到美好的姻缘。而现在的七夕,是一个与爱情有关的日子,玫瑰花、巧克力、烛光晚餐、爱情电影等等,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这些也总是能够让人心荡漾的,也是让人忧心忡忡的。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纪念的符号,都特定的记录着社会的生活方式,传递着相关的情感体验。而七夕的文化就是在歌颂这坚贞不渝的婚爱观,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理想的爱情的一种向往和追求,它不仅仅是传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体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一份伟大的情。在牛郎织女所在的那个农耕社会中,家庭不但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而且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或许是受到了西方情人节的影响,人们开始盲目的追求除了爱情提升物质支撑和豪华包装之外,并没有给予自己相爱的人内心一份真正值得纪念的情感元素,渐渐的支撑这份爱情的变成了层出不穷的物质享受。
七夕节何以就这般成为了七夕劫呢?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衣服、玫瑰、巧克力、吃饭、看电影等等成了七夕的必备曲目,好像缺少了一项就会让这份情感变得浅薄。应该正是这种对于爱情的精神、物质双追求,促使了每逢“情人节”各项物价乐此不疲的上涨趋势,那些敏锐的商家们,对于这种百分之两百盈利的市场早就已经是摩拳擦掌了。走街串巷就不难发现,早在一周以前,各大商场就开始“布阵”了,珠宝、手表、服装、化妆品等等能够与爱情元素沾边的商品,都已经被摆到了最为显眼的位置,以求能够达到最理想的促销效果和力度。很多的酒店、宾馆、饭店都是借着“情侣档”大肆呐喊“打折宣言”,也有很多笔者觉得不相干的家具商场、房产公司、汽车4S垫也不打算放过这一大好时机,纷纷发出了“爱的标语”。
这所谓的七夕节,怎么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商品时代所“绑架”了呢?网友“TT”这样计算了一下自己的七夕情人家开销:手捧一大束百合花(198元),然后去海底世界(260元),中午西餐厅(224元),世界之窗吃喝玩乐(450元),最后烛光晚餐(情侣套餐350元),步行街服装消费(150元),晚上一小束玫瑰(70元)。按照这位网友的计算来看情人节一天真的很充实,而且每一项开销都看上去是那么的合理,甚至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开支,可是粗略算算也花销一千多近两千元了。这笔开销或许是一些工薪阶级人士半个月的工资,或许还是一些人一个月的工资。这样到处都披着爱情外套的商业化交易,到处都充满了铜臭味,使得真正憧憬爱情的人寸步难行、无处可去,也让人们沉浸在商业的消费中无法自拔,更是冲淡了节日本身所对于爱情和婚姻幸福追求的美好寓意。
七夕这应该是包裹着强大的礼仪性、象征性、情感性和伦理性的节日,在现今这个商品时代的社会,不应该就这样轻易的被抽空。当年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就这样被浮华和虚荣击败了吗,就这样丧失了它传统的情感价值了吗?在这个人们的情感价值都极度溃散的年代,让我们不妨把“七夕”当成是爱情的过滤器吧!来一次彻底的文化建设,来一次重造的人心建设。既然爱情是这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那么,就不要让这样的情感品质轻易遭受腐化变质,那么就更应该将这份不离不弃、坚贞不渝爱情观推崇,让更多的人拥有人性伦理、情怀温暖,这才是七夕的真正传统意义所在。这样不被娱乐和商业化包围的爱情,才值得人去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