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石湾窑老子
刘泽棉作
听说陶都广东石湾有座从明代烧到今的龙窑,窑尾有一棵高达数丈的古榕树将龙窑包裹得严严实实,炉火越旺,古榕树越发葱翠挺拔,令人颇感神奇。来到石湾亲眼目睹这一奇观,仍感到不可思议。
石湾城到处是生产陶器的厂家,街面堆放着大陶缸、陶管、日用瓷器等,那情景同江南陶都宜兴颇有相似之处。走近古榕树蔽荫下的明代龙窑。“南风古灶”四个大字跃入眼帘。当地人称“窑”为“灶”,他们把窑称为“灶”,有其特殊的含义,龙窑对于制陶业的重要,犹如人们每天用来煮食的炉灶。这里如今已辟为风景点,虽然游人如织,但窑址却保护得相当不错。并列着的两座龙窑,灰砖褐瓦,依山而筑,是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在元代的龙窑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衣着整洁的窑工,正往灶炉里投掷松木柴,熊熊燃烧的炉火里,有多少精美的陶艺品将诞生。我们拾级而上,两座龙窑尾处相连,人们穿梭于两窑之间,只听到“呼呼”的声响,这是炉火被烟囱拉力所致。长长的窑身涂上了青灰色,四周清扫得十分干净,器物堆放得井然有序,500高龄的明龙窑依然生机勃勃。那株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古榕树,直冲云霄,苍劲古拙的根须爬过斑驳的灰墙,扎在大地的深处,与古龙窑相依相守。窑炉的墙上有词曰“有容乃大”,这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格言,写在此处真是恰到好处。
石湾窑创烧于唐代,属于那种粗青釉瓷,器物有明显仿越窑的痕迹,但相距越窑甚远。石湾窑盛于明、清两代。明代大量烧制黑釉、酱黄釉瓷器,并大量仿制南北各地名窑产品。清代“石湾全盛时期共有陶窑107座,容纳男女工人6万有奇”(《石湾陶业考》),规模之大超过人们的想象。陶塑的内容较为广泛,题材也极其丰富。有人物神仙类、鸟兽虫鱼类、瓜果器物类等。大画家徐悲鸿先生曾说过:“北方的瓷器白白的、细细的、嫩嫩的、像女人阴柔的美;而石湾陶器雄浑粗犷,有男子汉阳刚之美。”我在广东省博物馆观看了正在展出的石湾陶瓷大师的作品,感受到石湾陶艺所具有的特殊魅力:釉色的绚丽多姿和造型的典雅质朴两者完美结合。当地人称人物等陶塑为“石湾公仔”。公仔包括神像、动物、楼台、亭阁等题材。珠江三角洲各地有拜神之习俗,早期石湾生产各种观音、罗汉像,造型简单,风格简朴,生动传神,深受大众的欢迎。尔后大众把玩“石湾公仔”风气越来越盛,艺术性得到了加强。
石湾陶器的传统是器体厚重,胎骨暗灰,釉厚光润。这与钧窑的特点相近,于是石湾窑又以仿钧著名。石湾窑仿钧釉色以蓝色、玫瑰紫、墨彩、翠毛釉等色为最佳。石湾陶工在仿钧窑的窑变釉色中,有创新发展,例如在一种蓝釉中流淌成葱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俗称“雨淋墙”,犹如夏天蔚蓝的晴空,突然遭遇一场骤雨似的,晶莹的水珠自然天成,美轮美奂。
石湾雕塑最大的特色便是利用陶土固有的色泽,使人物生动传神。石湾人塑仙、佛特别高明,多神来之笔。早期多见的题材是菩提·达摩。达摩于公元527年从印度渡海来到我国传佛教,创立禅宗。石湾人对达摩很有感情,虽然不一定懂得什么是禅宗。他们的信佛,只不过是一种模糊信仰,把希望寄托于来生,因而雕塑达摩历久不衰。
石湾窑的雕塑在中国陶瓷史上别具一格。宋代文学家苏轼云:“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人们能够把自己内心对事物的感受说出来,已经不容易,更何况要通过双手创造出一个具象来,更是难上加难,聪明的石湾人做到了,值得自豪。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7月27日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