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濮阳市开发区开州路办事处张仪村村内街道上,一辆超载幼儿园校车发生燃烧事件。据当地有关部门初步核实,发生起火燃烧的车辆系濮阳市开州路办事处豆村集幼儿园的一辆小型客车,车辆核定乘坐8人,事发时车内共有13名幼儿园学生和1名司机。燃烧共造成4名幼儿死亡,1名幼儿和司机重伤,2名幼儿轻伤,另有一名现场救援的群众轻伤。(6月12日新华网)
校车近来已经成为了国人们心上的一种无法抹去的痛,连续的事故发生多是因为超载,可是到底为何政府已经三申五令明确禁止校车超载,却事故依旧频频发生,笔者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财政投资方面的问题。倒不是说国家有钱不给教育投资,只是每年投给教育建设的钱到底又有多少是真切的用到了实处的?这恐怕不难看出来吧。据笔者了解,2010年,我国光是在教育经费上就花费了12550.02亿元,占了GDP比例的3.15%,这是一笔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的财政支出,想来不论是2011年还是2012年的支出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可是为何这么大的一笔钱却买不起好的校车,却不能够给孩子们提供“不超载”的校车?
或许很多人已经对于这样的校车事故的新闻感到麻木了,确实,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几乎天天都能看到校车事故的身影,几乎天天都有无辜孩子的生命消逝,但是这些年轻的生命、青春的生灵总是让人难以释怀的。我国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早在3月28日就公布实施了,一直企图将校车安全纳入到国家法治轨道上,但是眼下的血泪事件告诉我们,执法犯法的大有人在,泯灭良心的人始终将目标对准了校车上无辜的孩子们,他们的眼睛里都隐藏着对公共利益机构和校车运营商之间捆绑式的利益链。
就拿濮阳来说,校车的标准虽然早已经响彻国土,但是标准化的校车却始终没能普及到城乡各级的学校,黑校车依旧是大行其道,这里的校车多是面包车改装的,堂而皇之的超载已经成了他们的习惯,穿越大街小巷也是无人阻挡的。但是就算孩子们和家长们是为了上下学方便,那么学校和相关的教育机构就能够放任这种不安全的存在吗?这难道不是一方面说明了教育部门的渎职,另一方面说明了他们与运营商之间的利益链恶性膨胀吗?试想,如果相关管理部门能尽职尽责,且能够秉公办事的话,那些超载的黑校车根本就没有任何生存的空间。但是管理部门拥有的权力和城乡校车系统的漏洞让权力与商业成为一体,捆绑式的黑色利益成为众多幼儿生命消逝的罪魁祸首。
当然,教育财政的支出不均衡也是很重要和基本的因素,对于教育的投入虽然不算少,但是未能普及到各级乡镇的学校,或者在层层下放的途中被“削斤少量”,那么就算是学校有心买好的校车,怕也是无力而为吧。教育经费在农村的投入一直都是很少的,学前教育的投入更是盲点。而教育经费投入不公平的现状,却已经被生活在农村的大众们所接受了,不论是小学、初中,城里面的学校是豪华的教学楼、办公室、宿舍,乡村里面的是破旧的烂桌子、板凳、危楼破屋。大众们对于这种不公的默认,更是讽刺了教育经费的各项开支和安排。
为何会分配不均?是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家财政支出的大比例,而无法再做出让步了吗?不,自然不是。时至今日,想必大家都还记得那些没有权威数字,依旧是一笔糊涂账的“三公经费”吧。已经不止一次有相关专家和教授斥责“三公”消费的无上限了,我们也甚至看到了相关的数据显示,每年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出国的三项开支竟然高达了9000亿元之巨。这笔数字不亚于教育经费的支出,可是却似乎是来不知所谓,去不知所踪。“三公”的花费,难道就不能让校车“公款购置、公款维护、公民使用”吗?这样的“三公”才能真正的体现公平、公正,这才能是公理所在吧。
唯有政府用心、监管上心、校车质量安心,百姓们才能放心。请为孩子们架起一条安全的生命航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