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柑橘大量上市的季节,可是许多市民发现,今年不少橘子黄得发亮,很有看相,但感觉不是橘子的本色,不知是否吃起来放心?昨日,记者联手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对市场上销售橘子样品进行含糖量检测,结果发现越是金灿灿的橘子,含糖量越低,口感越不甜。
读者疑问:
一些橘子为何这样黄
“我在路边摊买的一袋橘子,外表看起来很黄,我以为完全成熟了。谁知,个个都不好吃。”近日,市民田先生致电本报称,为何外表黄澄澄的橘子,吃起来却“一点不甜”。也有不少市民反映称:市场上不少橘子表皮油光发亮,是不是被打过蜡?食用后不知是否对人体有害?
近日,记者按照读者的描述,在市场上的摊点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分别购买了两种产地的橘子样品(每个品种各10个橘子)。记者发现,今年一些橘子确实和往年的不一样。主要区别是更加有看相,个个“精神抖擞”,通体发黄,还很有光泽。知情者透露,这样品相的橘子,肯定比在树上的样子还要好看,而武汉销售的橘子多产自外地,从摘果到运输,路上还要耽误一定时间,橘子的新鲜度也会下降,怎么还会这样鲜艳美观呢?
昨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将橘子样品带到武汉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杨守坤组织科研人员,在试验室现场对样品进行了检测。
现场检测:
黄澄澄的橘子含糖量较低
专家对橘子试验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每个橘子含糖量的检测(含糖量越高,橘子越甜);二是通过色卡检测橘子的颜色是否正常。
杨守坤拿出测糖仪,依次剥开橘子皮,取下一片果肉,将果肉和汁水放进试片里,用测糖仪进行检测。“橘子甜不甜,可以通过测试可溶性固形物来判别(含糖量)。数值越高,甜度越好。”杨守坤对记者介绍,可溶性固形物是食品行业一个常用技术参数,主要是指液体或流体食品中的可溶性糖类,“科学研究中,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以衡量水果成熟情况,以便帮果农确定采摘时间。”
第一种被测的橘子外观松软鲜艳,含糖量为9。“这个数字显然意味着橘子含糖量比较低,也就是说不算甜,一般正常的橘子含糖量都在14左右,我们园区种植的试验橘子含糖量可以达到15。”记者品尝了被检测的一块果肉,果然觉得比较酸涩,像没成熟一样,口感不好,不算甜。
紧接着,杨守坤依次把记者带来的橘子全部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这批产自两个地方的橘子含糖量均为8或9。而且,外表越金灿灿、成色美观的橘子,含糖量越低。
接着,杨守坤拿出一沓比色卡,对送检样品进行颜色比对。“这些橘子的颜色‘黄’得不大正常。”杨守坤指着色卡的颜色对记者说。记者看到,和色卡中的标准橘子色相比,抽样的橘子明显色度过于鲜艳。
专家提醒:
自然熟的橘子 黄中带橙色
杨守坤介绍,正常成熟的橘子,外表颜色看起来,应是黄中带橙色,而并非几乎完全呈单一黄色。“由此看来,市民选购橘子时,不能单看外观来判断橘子是否甜,而要了解橘子的产地、以及摘果的时间。”杨守坤说。
“这些橘子,有可能不是自然成熟的。”杨守坤分析说,市场上少部分橘子被采摘时,极有可能并未完全熟透,之所以卖相呈现“通体发黄”,是因为商贩给橘子打了蜡,从采摘到果贩封存、运输,再到销售终端,其间被由青“捂”黄,因而造成“看起来很美,吃起来不甜”的假象。
“不过,这种橘子辨别起来不是太难。”据介绍,除了看外观有无橙色呈现,还可察看果蒂——自然成熟的橘子蒂应是青绿色的,放黄的橘子,蒂呈干枯状。
据了解,给橘子打蜡,是近几年才有的一个现象。“它不是果农打上的,而是果贩购进后,统一送柑橘打蜡厂予以加工处理。”杨守坤说,果贩之所以这样,主要是为了使橘子外表更光亮,同时橘子外表被封了一层薄薄的蜡质后,果肉水分不易蒸发。
他还说,在打蜡前,橘子可能会被某些试剂浸泡,“不过,这主要是为了将橘子表皮杀菌。”他提醒,刚买回的橘子,最好剥了皮后洗洗手再吃,“免得果皮上残留物沾到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