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与陶瓷无缘的李文献,下岗后却偏与陶瓷打起了交道,为掌握早已失传的绞胎瓷制作工艺核心技术已把家财散尽。在创业最艰难时,他甚至上山去挖野菜吃。他所做的这些是想让千年绞胎瓷能再现辉煌。请看——
一位下岗工的创业情怀
李文献在2000年下岗后,经过5年对创业项目的选择,最终盯上了一个风险系数极高的投资项目——绞胎瓷仿古工艺。对于这个并不被人看好的项目,李文献竟敢一次投入近10万元资金。目前,虽无分文回报,可他的创业激情有增无减。人们对此不解:是何种神奇的力量让李文献这样走火入魔?
是一位陶瓷专家给了李文献神奇的力量。去年10月初,这位陶瓷专家绘声绘色的描述把他带入了已尘封千年的焦作陶瓷艺术殿堂。据史料记载,焦作陶瓷始于汉而盛于宋。在宋代,绞胎瓷居均瓷、汝瓷、官瓷四大名瓷之首。当时的达官显贵曾以拥有一件绞胎瓷为荣、两件为富。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著名古陶专家陈万里在我市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遗址考察后说,绞胎瓷制作之绝妙无与伦比,即便是碎片也能卖钱。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政府多次拨款组织人员从事绞胎瓷制作工艺的研究,但效果不佳,很难制作出神形兼备的仿古精品。听了这位陶瓷专家的介绍,李文献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涌动的创业激情,他说:“这承前启后的‘断代工程’俺干定了,这是一次难得的创业机会。”绞胎瓷只有在宋代才有,而在宋代也只有在焦作一带才有。用这全国独一无二的工艺做成仿古文物,可卖给收藏爱好者;做成工艺品,可卖给来焦作的旅游者;做成各种餐具,可卖给高档的宾馆和饭店。李文献越想越觉得市场前景广阔。他很快筹集到近10万元资金,购置了一座梭式汽窑及所需的设备。今年5月13日,他在一位从事绞胎瓷研究的专家指导下,第一窑绞胎瓷出炉了。在大大小小100多件仿古制品中,虽说合格率只有20%,但李文献毕竟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5月18日,在郑州举办河南省文物鉴宝会。这天,李文献把一件出家人化缘用的梅花钵放在了鉴宝桌上。古陶瓷鉴定专家赵玉玺一见便脱口而出:“绞胎瓷!仿制如此精美,了不起!绞胎瓷之所以名贵就在于它花纹表里如一,叶脉内外相通,如同胎儿伴随母体,也许这是古代人取名为‘胎瓷’的来由吧。”最后古瓷鉴定专家给这个梅花钵估价为5000元。
绞胎瓷在古瓷鉴定专家眼里身价如此之高,这让李文献欣喜若狂。他和合作伙伴们能让失传千年的绞胎瓷得以薪火相传,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荣誉。他与四位瓷艺大师更觉得从事这项事业的神圣,于是在今年7月初拟订了对羽毛绞玉柱瓶、绳编纹太极壶、梅花状透花碗等10多种稀世珍品的开发计划。但一场无法逆转的危机出现了。因每烧一窑绞胎瓷需要近1万元的费用,而此时的李文献已拿不出买菜钱了,幸亏自家院里种的几十株丝瓜救了他的急,每天两顿炒丝瓜,有时丝瓜跟不上吃,他就上山去挖野菜。他硬是这样省吃俭用终于把第二窑绞胎瓷烧了出来。值得庆幸的是,这窑绞胎瓷的成功率竟达到了40%。面对这可喜可贺的成绩,李文献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需要他马上解决,那就是再借5000元钱把技工们这个月的工资发了。一位借给他钱的朋友劝他说:“一个连饭碗都端不稳的下岗工,却想干文物专家都干不了的活,这能行吗!现在收摊只是搭进了钱,再干你就会搭进这条命。”面对用苦涩和伤感换来的成功,李文献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为什么自己三次创业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因缺钱而让事业半路夭折?这次本来再有三四万元钱就能把绞胎瓷这个事业干得很完美,可偏偏又遇上了这种事。
今年五十而知天命的李文献从不认命,他对已投入近10万元至今没有得到回报的事业毫不懊悔,因为他已牢牢掌握了失传的绞胎瓷制作工艺核心技术,只要时机成熟便可东山再起,圆他重现焦作绞胎瓷昔日辉煌的梦。
来源: 焦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