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验货员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外贸动态
站内搜索:

污染瞒报、资源疯抢,何时了?

2013-01-10   发表:

工厂发生苯胺泄漏入河事件。长治市通报称,泄漏在山西境内辐射流域约80公里,波及约2万人。山西省政府今年1月5日接到事故报告时,泄漏苯胺已随河水流出省外。泄漏事件导致河北邯郸因此发生停水和居民抢购瓶装水,河南安阳境内红旗渠等部分水体有苯胺、挥发酚等因子检出和超标。民众质疑为何事发5天才通报事故,长治市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是按规定报告的,“只要污染不出长治的边界好像就不用往省里报”。6日晚,当地宣布对4名事故直接责任人撤职处理。(1月6日新华网)

  不论是此前中南铁路吕梁隧道发生爆炸事故,致使十余人死伤被认定为严重瞒报责任,或者是山西省长治市天脊煤化工集团苯胺泄露入河,造成污染影响百姓饮水,再或者是河北邯郸大面积停水事故,这些的种种事故虽然说都是突发性的,但是当地政府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合理的应急处理方式,均选择了隐瞒事故真相、拖延信息公开的方式,这无疑是将最佳解决事件的时间延误,无疑是将百姓们的知情权漠视不顾。迟报与瞒报,有时基本是一个意思。网络时代,容易“瞒”成鸵鸟,总是屁股遮不住,最后只得羞答答缓报,于是就成了迟报。细究一下迟报的理由,无非是规避责任、或粉饰藉口,结果也只是“青山遮不住”。

  从山西这起污染事故来看,既没有做到有效防止污染事故,污染发生后也没有做到及时报告和披露。这让人对长治方面的防污能力产生怀疑,也让人对长治方面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实际执行力产生怀疑。当然,不排除其他地方也存在类似情况——只有当事故发生了、瞒报了,才能看出某些地方的管理能力。再比如,水源下游地区的受害方或潜在受害方应对水污染危机的能力究竟如何,也值得我们反思。以河北邯郸应对山西水污染事故为例,应对水危机的能力就与公众期待有很大差距。据悉,山西水污染发生后,邯郸供水全部改为由另一水源地供水,由于单水源供水管网压力低,所以出现大面积停水事故。

   换言之,如果邯郸方面能充分应对水危机,能有效消除居民恐慌情绪,就不会出现大面积停水、超市抢水等现象。这说明邯郸应对水危机的能力不足。如果发生大的水污染事故,或者大的自然灾害,邯郸究竟能否应对水危机,也值得怀疑。更何况,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早已经表明,民众们对于某一种风险越是陌生,那么就约容易产生恐慌;反之,则会相对冷静很多,从近几年来国内突发性的“抢盐风波”等突发事件,也足够看出及时相告与瞒报之间效果的差距。

  迟报、瞒报等现象,伤害最大的,无疑是政府的公信力。试想,本该以客观的态度,公正对待的事故,却因为某些领导、官员害怕担责而瞒报,比如井下有100多人被困,硬说成是10多人,比如2小时内就该上报,结果硬是拖了5天,比如隧道爆炸,真正的责任人平安无事,瞒着上级、无视责任和公正找个替罪羊顶上等等,如此这般,不仅不利于事故的及时处理和处置,也只会是让政府的公信力最终落得一地鸡毛! 眼下,应急当然是第一位的,接下来除了雷霆问责,恐怕还得反思一下让迟报、瞒报屡屡得逞的制度。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