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届总裁人选正在全世界引发的激烈争夺。相比新兴国家表现出来的“雷声大,雨点小”的特征,欧洲则显得空前团结,过去三天德、英、法先后表态,一致支持法国女财长拉加德担当新总裁职位。不过有分析指出,如果从IMF187个成员国的经济状况来决定下任人选的话,则目前被认为是有力竞争者的人都非合适人选。
据报道,23日IMF将开始接受人选提名,陷入道德被动的欧洲实际上却早已占据夺取下届IMF总裁的最有利位置,过去三天,德、英、法先后表态,一致支持法国女财长拉加德。新兴国家明显“雷声大,雨点小”,目前只有哈萨克斯坦一个国家公开表示已经行动起来,游说中国、印度、巴西等国支持该国银行行长马尔琴科。解读局势时,美国彭博社认为,原因就是欧洲选择了团结,而新兴国家却无法克服分裂。
22日,法国内政部长盖昂公开支持财长拉加德担任下任IMF总裁,成为萨科齐内阁中第一个给拉加德颁发“资格证书”的高官。就在21日,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将拉加德称为“杰出的候选人,并在声明中宣布了英国对拉加德的支持,德国总理默克尔则20日就表态“非常欣赏法国财长”。“欧洲三驾马车”迅速跳出“遇事就吵架”的怪圈,统一欧洲的IMF候选人,显露出罕见的效率。法国欧洲一台评论说,IMF总裁的位子是欧洲所占据的为数不多的国际制高点,不容有失,这足以让欧洲各国团结起来,正如刚宣布“乐见”拉加德当选的奥地利财长所说,之所以“必须支持”拉加德,是因为“把IMF总裁宝座继续留在欧洲的利益实在太大、太难割舍”。
《牙买加观察家报》22日悲观地评论说,由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担任IMF总裁看上去“很可能不会发生”,“至少下一届总裁不会,欧洲国家看上去已经守住他们的堡垒”。该报将发展中国家失利的原因归于发展中国家话语权不足,称美欧联合份额超过40%,再加上日本、加拿大的份额,稳超51%,而即使金砖国家能够集体行动,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的份额都加起来也远远不能挑战西方。
22日,担任20国集团IMF改革委员会主席的澳大利亚和南非两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认为IMF总裁应以能力作为评选标准,而非国别。路透社的一篇评论文章写道:如果按照经济增速,这将对印度计划委员会官员阿卢瓦利亚有利,过去5年印度经济增长达到7%,但胜利者将是阿塞拜疆,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接近16%;如果按照价格稳定,德国通胀只有1.6%,但处于经济滞胀中的日本这个指标更低;如果按照就业,新加坡可以吹嘘过去5年该国失业率只有2.5%,但事实上乌兹别克斯坦和白俄罗斯却不到1%。
相关新闻检索:
法财长 IMF 新兴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