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拓展
“中国近十年来外贸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入世后,进出口迅速扩张,在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下,在出口贸易和外资的迅猛发展下,中国迅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双驱动发展的格局,中国全面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外向型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日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从6207.7亿美元增至36418.6亿美元,年均增长21.7%,较同期全球贸易额年均约9%的增速高出1倍多。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由2002年的4.7%逐年上升至2011年的10.2%,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3年稳居全球对外贸易第二大国的位置。
二是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在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占比由2002年的91.2%提高到2011年的94.7%;机电产品由48.2%提高到57.2%;高新技术产品由20.8%提高到28.9%。与此同时,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2011年,机电产品进口753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8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4630亿美元,增长4.6倍。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6.9亿吨,比2002年增长5.2倍;原油进口2.5亿吨,增长2.7倍。
三是利用外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03-2011年,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164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实际上一直受三股力量的支撑,即国企、民营和外资,而外资无论在外贸发展方面还是工业化的进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是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2003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只有29亿美元,2011年增加到6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9.7倍。对外经济合作迅速发展。2011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2倍。
霍建国认为,这十年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十五”期间,二是“十一五”期间。“十五”期间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这期间,由于外部市场宽松,我国外贸进入一个高速增长阶段,同时,国内的产能通过前期的积累也进入一个全面释放阶段,因此,这一时期我国外贸的发展更多的体现在出口规模的扩张方面。这一阶段,全球经济处于相对活跃和稳定增长阶段,外部市场的扩张抵消了投资回报率递减的现象。所以相对来说,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并构建了贸易大国的地位。
而“十五”之后,特别是2005年之后,霍建国认为,人民币进入升值的通道,出口的环境开始变得趋紧,国内成本压力上升和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反过来促进了我国出口质量和效益的快速提升。
“总体来看,通过这十年的发展,不仅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也使得过去我国过度依赖欧美等主要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如东盟作为一个整体的新兴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主要贸易伙伴。此外,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出口企业的规模和经营能力以及水平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现在已经涌现了一批具有跨国公司特征的,不仅经营出口同时经营进口,还经营海外投资,这其中包括一些民营的大规模外贸企业集团。伴随着出口环境的改变,出口质量和效益也出现了明显改善。”霍建国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十年间,我国的外贸政策也进入了调整阶段。
一是出口退税政策。入世之初,随着出口的迅速发展,出口退税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形成了新的财政负担。2004年1月1日实行新出口退税政策,采取了部分下调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国际金融危机,外贸环境急剧恶化。为稳定出口,我国从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连续7次大规模上调纺织服装、机电、钢材、化工等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2010年7月15日起,我国又进一步采取了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农药、医药、化工产品、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的出口退税,共涉及商品品种406个,有力地促进了外贸的转型升级进程。随后,为稳定出口,帮企业渡过难关,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了《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以及《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两项重要文件。
二是出口信贷政策。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全面取消了出口补贴政策,而加大了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以及出口信用保险工作。此外,为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们对高风险地区的贸易开展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并降低了企业在外汇和市场波动中的风险。
三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1994年,中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单轨运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主要方式。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19日,中国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区间继续由0.5%扩大至1%,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促进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
四是外资税收等优惠政策的调整。在WTO框架下,为推进内外资的统一国民待遇,2008年内外资的所得税实现了“两税合一”,税率调整为25%。2010年底,对外资企业开始征收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自2011年开始,中国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内资企业完全一致。
“中国外贸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外资的作用,外资企业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50%,有1/3的加工贸易支撑着整个外贸市场的格局。也就是说,稳定外贸增长同稳定外资增长关系密切。”霍建国表示。
霍建国表示,从利用外资的环境和举措来看,中国继续扩大利用外资有相当大的余地。我国在高端制造业、企业兼并重组、服务业的开放方面都面临着新的突破和选择。从当前外资的兴趣来看,投资的47%在服务业,同时外资更倾向于直接参与企业的兼并重组或收购,直接进入中高端制造业。因此,我国在未来继续扩大开放的领域和空间显得尤为关键。
在霍建国看来,未来能否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至关重要,应加快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开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