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出口明显加速。今年1—2月,我国平均月度出口额为1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这比去年12月的同比增速(9.7%)高出5.3个百分点,更大大优于去年1—2月(同比下降1.7%)。
进口的表现进一步恶化,1—2月平均月度进口额仅为1244亿美元,同比下降20.2%,降幅远超去年12月的2.4%,显示出国内经济减速对进口需求的抑制作用日益明显。在出口提速和进口收缩的影响下,1月和2月的贸易顺差分别高达600亿美元和603亿美元,是继去年11月以来连续第四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分国别看,对东盟、美国和欧盟出口大增是中国出口加速的主要原因。1—2月,中国对上述三个目的地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别高达38.2%、21%和12.6%,均大大高于去年12月的18.7%、9.9%和4.9%。考虑到三地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权重,这三地分别将今年1—2月总体出口的同比增速拉高了2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
对印度、巴西和南非的出口也显着改善。1—2月,中国对印度和南非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别高达35.2%和31.4%,均明显高于去年12月的20.1%和0.8%。对巴西的出口虽然只增长了4.2%,但也明显好于去年12月的同比收缩11.3%。上述三国分别将今年1—2月总体出口的同比增速拉高了0.4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
当然,也有几个表现较差的国家。一是对俄罗斯出口同比下降27%,降幅比去年的2.7%大幅扩大,反映出油价大幅下跌对于俄罗斯经济的负面影响。二是对日本的出口依旧低迷,延续了去年8月以来的负增长态势,1—2月收缩4.4%。三是对韩国出口同比增长4.2%,大大慢于去年12月的31%。
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是拉动总体出口加速增长的正面原因,加工贸易出口则明显恶化。1—2月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26.6%,大大高于去年12月的11.8%,结合考虑一般贸易在中国出口中所占的权重,一般贸易将1—2月中国总体出口增速拉高了7.7个百分点。1—2月加工贸易出口同比下降2.5%,而去年12月为同比增长8.8%,综合权重因素,加工贸易将1—2月中国总体出口增速拉低了4.4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劳动密集型产品是拉动总体出口加速增长的主要因素。1—2月,服装、纺织品、鞋类、旅行箱包、玩具、家具、灯具、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都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八类产品的同比增长率几乎都在20%以上,而去年11月和12月这些产品则大多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综合权重因素,上述八类产品将1—2月中国总体出口增速拉高了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1—2月电脑及其部件的出口延续了负增长势头,降幅从去年12月的2.3%扩大到13.7%,这与加工贸易出口负增长的情况相吻合。此外,贵金属及首饰的出口同比增速从去年12月的62%骤减至-63.8%,显示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去年三季度再度抬头的虚假贸易显着退潮。
美国经济有所减速,欧盟继续复苏。美国最新发布的各项经济指标,包括个人消费支出、房地产销售量、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保持了良好的表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的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长3.4%,创下2006年10月以来的新高;2月份的失业率降至5.5%,再创新低,已回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量化宽松政策对欧洲经济产生明显效果。欧洲央行已经从3月份开始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对抗通缩风险,欧盟经济在2015年有望再度回到复苏轨道。实际上,市场已经对此做出积极反应。2014年11月,德国经济景气预期指数反弹至荣枯分界线以上,至今年2月已经连续四个月回升。至今年2月,欧元区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均为连续第三个月上升,欧元区投资者信心指数连续第四个月回升并由负转正,消费者信心指数也连续第三个月回升,失业率继续下降。
美国加息和欧洲量化宽松的效果是影响今年中国出口表现的关键。去年曾提到,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被打破可能有助于稳定我国国际市场份额。今年1—2月,一般贸易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骤增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预期。如果美国在今年年中加息,中国又进一步降息,则中美利差的缩小可能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进一步小幅走低,从而有助于改善中国的出口表现。当然,与汇率因素相比,美欧总体经济状况的变化对于我国外部市场需求的影响更大。在美国加息不引发新兴市场大面积金融动荡的前提下,如果欧洲量化宽松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可以持续,那么中国今年的出口就很有可能达到两位数增长。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