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5月19日报道称,日本一季度实质国内生产总值(GDP)继上季度后再次出现负增长,主要是由于前所未有的地震海啸灾害与核电站事故影响错综复杂,令企业生产、消费者心理等诸多层面遭遇重创。一旦事态长期化,国内产业空心化和日本经济潜在增长力下滑的局面或不可避免。
日本经济在进入2011年后呈持续改善之势,但东日本大地震却成为了一个转折点。震后人们变得谨慎克制,大幅削减弹性消费,加之零部件供应链断裂和计划性停电措施给生产现场造成了混乱,汽车等支柱型产业的生产不得不放慢速度。经济活动的停滞已从灾区蔓延至企业在海外的网点。
43名民间经济学家的预测平均值显示,二季度实质GDP换算成年率为下滑3.3%,继续大幅负增长。据分析,在供应链恢复和灾后重建需求推动下,日本经济最快有望在夏季以后逐步复苏,但依靠巨额政府拨款支撑的经济增长恐怕无法持久。
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受灾的神户港失去了亚洲枢纽港的地位,导致当地经济实力下降。如何阻止此次地震和核电站事故导致国内外企业与人才流失将成为今后的一大课题。
相关新闻检索:
经济 多重打击 产业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