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在对外贸易出现10亿美元逆差、FD I流入最多300亿美元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却增加了24.4%,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总量11237亿元。为什么?当然是由于加息、升值引发的“热钱”流入。
需要注意的事,“热钱”引发流动性泛滥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11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发出警告:持续不断的资本流入可能使其在金融稳定方面面临极大风险。据国际金融协会预测,2011年从发达国家流向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将有9600亿美元,2012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
全球的过剩流动性正在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这一态势对于全球经济而言都是灾难性的。亚洲开发银行日前表示,食品、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以及货币政策收紧的可能性均对未来经济增长构成风险,应保持密切关注。
本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G 20财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会议共识认为,尽管全球复苏范围继续扩大,自主性不断增强,私人需求增长日益强劲,但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原因是,近期中东、北非紧张局势,日本地震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这是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重要背景,目前输入型通胀已经严重困扰着新兴经济体。4月16日来自印度工商部发布的数据称:直接反应印度通胀水平的批发价格指数3月份攀升至8.98%,远超政府此前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印度经济年度增速目标从8.4%调低至8.2%。
在通胀越演越烈的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断出示报告,纷纷调低各国经济增长预期,这传递出什么消息?典型的先胀后滞、因胀而滞的“滞胀”特征。
如何躲过劫难?
第一,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不可过紧,而从实际情况看,经历短暂的过紧状态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基本回归中性。现在的货币回笼动作基本属于对冲性操作,和货币工具成本置换性操作,并未形成货币净回笼的状态。
第二,必须在资本管制方向加大力度,否则中国央行的货币池子会被撑破。
第三,综合手段控制价格上涨,分散涨价的集中度。
第四,从根本上说,还是要“扛”,正如美银美林董事总经理、中国区执行总裁刘二飞所说:“总体而言,新兴经济体的境况比发达国家乐观,即使增长稍微过快、通胀压力小幅上升,总比增长过慢、失业过多、全面通缩要好些。”
相关新闻检索:
热钱 经济 滞涨